「雨遮重生」的主要收入來自活動的收費,例如NGO 和社企一般都會預留活動的開支,支付導師的費用。「雨遮重生」經營了三、四年之後,獲得愈來愈多的人認識,開始有一些大企業會邀請他們去舉辦工作坊作為員工培訓的項目,亦可收取一定的費用。「雨遮重生」目前的導師費已經是剛創立的時候的十多倍。
雖然如此,Joseph仍没有忘記自己的定位,他繼續積極做推廣及教育的工作,遇上對維修雨傘很有興趣的參加者,不會吝嗇為他們提供免費的教授。
著重培養導師是「雨遮重生」的另一個目標,發展到現在已有大約十名活躍的助教。每一次工作坊大約會有20至50人參與,幫忙的助教亦有一至五名不等。助教有一部分是退休人士,有一部分是在職人士,有在職的助教甚至會因為想教工作坊而請假。
為了方便溝通,Joseph 和助教設立電話交流群組,也利用了網上的程式分配工作,像線上行事曆。Joseph 坦言一開始也不懂應用這些新科技,幸好吸納回來的年輕助教教導大家使用,現在覺得活用這些新科技,令溝通方便了很多。
「雨遮重生」很著重工作坊的教學質素,希望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裡教授參加者學懂最多的技巧,於是Joseph鑽研工作坊的程序安排和演練的技巧,務求在三個小時內教授二十多個維修雨傘的方法。為了保持教學的效率,他們要求舉辦方要找到一班最少20個參加者,和提供最少三小時的時間,才會接受邀請。
工作坊的教授模式也一直在改善。最初用一張圓枱,由導師示範,參加者圍在一旁觀察。後來研究活用投影和用手機直播的方法,讓參加者可以清楚地看到維修的過程,提高工作坊的效率。這些舉行工作坊的方法都是Joseph邊做邊學發展出來的。
一直以來,Joseph 把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去購買工作坊的用具,目前工作坊的資源,例如是工具和人手方面,可以足夠應付120名參加者同時參與。將來,他希望可以進行一次「千人維修雨傘工作坊」,打破健力士紀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