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子實驗 2.0 – 兩港青發明AR新裝置 以聲代畫助視障人士出行

種子實驗 2.0 – 兩港青發明AR新裝置 以聲代畫助視障人士出行

細閱只需 7 分鐘

撰文:當文尼
 
想像一下,當有天你要出門,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,但你的視力變得模糊,看不清,只有一枝白手杖時,你能走多遠?目前全港約有17萬視障人士,他們每天需要依靠白手杖、導盲犬等輔助工具物穿梭鬧市,箇中苦況有苦自己知,但相應的問題卻不能忽視。兩位本地青年張梓軒(Dennis)及李力恒(Paul)就想到用創意科技,結合社會需要,令視障人士更方便出行,去新的地方,融入社會。
 
「路漫漫其修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」屈原在《離騷》中寫下的這一句,除了激勵後人努力求道,更彷彿道出不少視障人士心聲。對他們而言,即使依靠白手杖或導盲犬出行,每一步都舉步為艱,每一級樓梯也充滿挑戰,甚至風險。當獨立出行已非易事,要自主生活更可謂天方夜譚。Dennis及Paul有見及此,運用AR(擴增實境)技術方便視障人士出行。

電腦人搞創科 接觸社福機構了解盲人所需

Dennis 及Paul 兩位二三十歲的年青人,均是電腦科學系出身,現從事有關人工智能技術的創科工作。其中Paul更有碩士及博士學位,有一次他為了解AR技術如何應用在視障人士上,到訪有關組織,與視障人士訪談三小時,萌生開發視障人士產品的興趣,希望幫助他們。
 
「AR的定義是,在現實世界中,每個人在physical reality(物理現實)中,給一些新資訊給他們,令他們在行為中變得更好,生活更加smart。而對視障人士來說,AR又是甚麼呢?我們認為是audio augmented reality(語音擴增實境),以此幫助他們出行……在這個現實世界中提供更豐富的資源,達到他們想做的事情。」Paul說。
 
目前視障人士主要在白手杖或導盲犬等工具輔助下出行,但Paul留意到,訓練員訓練導盲犬時有機會被拉至撞柱,思考有沒有更完善方法輔助視障人士。同時資料顯示,導盲犬數量未能滿足視障人士需要,他希望能夠研發更普及、更便捷的工具,助視障人士出行。於是,二人以創意科技結合社會需要,研發一個獨立、輕巧裝置,助視障人士輕鬆出行,探索城市。

此AR不同彼AR

他們開發的獨立裝置結合相機模組及人工智能技術,會實時分析路面情況,指示視障人士步行的方向和步距。功能類同智能手機的地圖導航,但更為貼心。「一條路線,不是每條路線轉彎位都是90度直角,所以我們用一個新方法,就是時鐘的方向,例如十點鐘方向,行多少步,這樣更準確。」裝置需連結手機應用程式,視障人士只需提前設定目的地,就能起程探索新的路向。
 
貼心設計背後,其實是多番改良和調整。一開始設計時,Dennis及Paul計劃將裝置安裝在導盲犬及手杖上,但收集多個用家試用意見後,發現裝置難以固定在導盲犬身上,亦會加重手杖重量,影響視障人士以手杖接觸外界的觸感。於是,他們決定改良成獨立裝置,視障人士只需將裝置掛在身上,或夾在衣領或口袋上,便能使用。而裝置只有一個按鍵,方便視障人士分辨前後左右。「和視障人士聊天,了解產品的設計、形狀,按鈕應放在哪裡,(按鈕)可以多大,甚至多少粒按鍵等,從而慢慢了解用戶理想中產品是怎樣。」
 
Dennis及Paul稱,曾安排視障人士測試裝置,由金鐘添馬艦公園步行至中環碼頭,結果全部人都成功抵達終點,即使有人中途行錯路,裝置亦能自動指引正確路徑,沒有愈行愈遠。「起初以為他們學習新事物時,需要花很長時間,或者很不適應。但最後發現,大部分視障人士均表示,產品其實蠻容易使用,可以很快掌握到新的科技。」他們認為裝置的準繩度達七、八成,但現階段只適宜輕度至中度視障人士使用,待研究更成熟,才會推出全盲人士的產品。

定價不敢太進取 助弱勢惠老人

根政府統計處2014年資料,本港有約17萬4千多位視障人士,當中只有一成從事經濟活動,而七成每月收入低於15,000元。Dennis及Paul認為,社創科技要從人、從用家角度出發,若裝置推出市面,定價不能進取,只會介乎200至300美元(即約1,550至2,300港元),務求普及使用。「做一個便宜得來、又用得著的產品,是我們希望做到的。」
 
未來,他們希望集中改良及微調裝置,令更多人受惠,除了視障人士外,受眼疾困擾的人及長者都能使用。「在應用在老人家身上時,可加入軟件特色,無需再做一個硬件。而這個軟件可以提醒他們回家,有一些定位功能,解決長者走失問題。」雖然產品仍在開發階段,但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,只要開始了行動,那怕路遠崎嶇,總有到達目標的一天。
By Good Seed 好薈社

好薈社由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(J.C.DISI)協辦的社會創新培訓及種子基金計劃。計劃由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資助,致力釋放本地年青人的創作潛能,以設計,科技,商業三個重點出發,鼓勵他們以創新點子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