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一場與未來社工有趣的問答討論

記一場與未來社工有趣的問答討論

細閱只需 8 分鐘

上週六以社區藥物教育輔導會總幹事的身份,聯同其他社福界前輩,應曾潔雯教授邀請,跟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的師弟師妹們,交流踏入社福界就業的準備。事前Sandra客氣的叫我們能出席就好,不用準備。幸好在分組交流環節,遇到一班勇於提問的好奇師弟妹,他們提出的問題甚有意思,令包括我在內的同組參與者思考甚多,故把其中 4條問答討論 記錄如下跟各位博友交流。因為整個小組交流是沒有既定框架,所以問答也有點散亂,還望大家不要介意。

1. 任職自資機構是否好自由?有沒有「跑數」壓力?

答:自資機構與社署津助機構一樣,與資助者之間一樣有服務合約或協調,不過兩者不同的地方是,後者要按社署定出的規格設計及安排服務,但自資機構可以由同工構思服務點子,再撰寫計劃書爭取資助及捐款,但獲資助後,都要做到預期的服務產出(output)及成效(outcome)水平,這或者就是你提到的「追數」。

設定預期產出同成效水平,其實不是為了追數,而是令我們大概掌握服務的推行是否順利。相關數字水平應該是在推出服務前或擬定年度計劃時,已按本身服務目的、以照顧服務使用者需要出發的原意,及服務推行的可行性去擬定,所以當出現低過或高過個水平時,就代表需要跟進和處理。

例如今年是「後COVID」時期,我機構的香港公益金資助入校健康教育服務報名預約數目,已遠超我們年度預計的產出數目。對應方面,我們除了向董事會要求運用撥款增聘多一位屬社會工作助理(SWA)的社工外,同時也發出通告告知學校,明年四月或之前的預約日期已告爆滿。因為有「數」作為指標,我們內部就可有效溝通應對,不是硬接,去做死同事兼影響服務質素。當然數字低於如期,也要做好相關應變,例如加強宣傳或調整服務內容,因為好的預期產出同成效水平,正是我們預計社會應該有該些服務需要有待被滿足及照顧。

2. 傳統津助機構是否比較接受不了前線採用創新手法?

答:我不覺得是跟機構撥款性質有關。反而是同工有意引入或試行創新手法時,好多時忽略或未有做好跟上級和機構的溝通,好讓後者知道引入創新手法的原因,包括對比現有手法,新手法有何分別?會否更有效去幫到服務使用者或更具成本效益?同時引入新手法有多大可行性和有何潛在風險?有風險的話又有何風險管理同減低風險的建議?始終社會服務是對人的工作,不能為了創新就損害服務使用者。

我留意到同事有新點子要找我商量時,有時會好急就要約開「賣橋」會議,這種溝通其實不太好,一來我作為聽眾好似要被考急才及要即時給予對應;二來沒有稍為實在的細節,我作為主管是好難給予到位的意見及判斷。較理想的做法,是請大家準備簡單介紹(concept note)給上級(主持Elvis補充建議最好以兩頁紙為佳)。這並非不合理的「造紙」要求或「形式/管理」主義,而是促進有效及認真溝通的方法,大家把點子寫出來,也有助自己先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清晰及合乎邏輯。

3. 社福機構是否只有好少職位做政策研究?如果要做研究是否只能加入智庫?加入智庫做研究,社工是否沒有優勢?入行做研究但日後要轉做服務又是否好困難?

答:如果講社福機構做政策研究的崗位確是比較罕有,不過社工加入智庫也是值得考慮,因為社工訓練令我們作為政策研究人員的視野,會比其他學科畢業的從業員不同,我們會更為留意弱勢的處境和情況,那種敏銳度,是做政策研究重要的一環。

不過如果講「研究」工作而非狹義的政策研究,社福界是愈來愈看重服務研究或實踐研究(practice research),例如聖雅各福群會就已聘用機構內部研究人員,仁愛堂也招兵買馬,香港善導會的研究部也由一人團隊發展成四人部門。

講到研究,我覺得最理想的是社工跟研究人員相結合,而英國、北歐跟澳洲也致力推動社會服務界別的實踐研究。世界如此大,我們可以不止放眼香港。

至於職涯之路一開始就做研究,之後是否很難轉去做服務,我是不同意的。我覺得研究工作講求的「概念化」及「邏輯思維」能給我們持續思考訓練,同時研究工作令我們更懂得問「對的問題」和更能掌握「關鍵詞」,就自己做服務時遇到的情況及所需知識,更快捷地找到有用的文獻和參考,這大大幫到我現職的非研究工作,也是我跟主席提到我轉職CDAC 後能盡快掌握服務發展與推行的原因。

4. 我已做了社工一段時間,想考慮試下主管職位,應該有何準備?

答:我覺得要對你心儀的工作崗位有「預視力」,讓面試者知道你對該職位的工作與責任有若干的想像與了解,同時也請你歸納你現職經驗,可以如何幫你在新職位發揮,及你期待你在未來崗位上,你的上級和機構如何支持你做好主管的工作,你本身又有何學習和磨練位。

至於團隊工作,我們不止要放眼自己的團隊,也得思考如何跟其他部門主管溝通合作,最好是能循機構角度考慮。若你團隊要走得快,你的團隊就可能多「單打獨鬥」情況去速行;但如果團隊在機構內要行得穩而有力,就要多思考如何串連其他部門,令大家可適時合作及互相協助。

By 黃子瑋 (Keith)

對生活細節至社會現象好奇,喜歡提問,尤其關注房屋及醫療議題,令經常被問問題的太太視為「煩膠」。本身修讀政治與行政學出身,從事政策研究,也曾任職本地及國際組織傳訊,中間跑去讀社工。 Keith現為一間從事抗毒健康教育及預防吸毒服務的自資機構總幹事,由推動機構發展、與政府交流、了解抗毒戒毒以至健康教育新趨勢、撰寫計劃書取得營運撥款、到機構行政及人事管理,以至兩個服務單位維修也得參與,累積不少跌撞經驗,也正領略與董事會和同事們在「新常態」下合作打併創新天的心得。 工餘時除了擔任與與劏房相關的民間聯席團體義工外,Keith的興趣由飲食、動漫,到社福實踐研究(Practice Research)、社會影響評估(social impact assessment)及循證為本實務(evidence-based practice),近年也嘗試結合上述各主題,在自己臉書打字,或跟友好吹水,與同好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