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t認為雖然軟餐的市場很大,可是她仍未清楚透過什麼渠道去接觸使用者,因為有很多需要軟餐的人都不是直接顧客,所以要這群體先了解軟餐的好處,才會有動機去購買。
因此Kit舉辦一些試食會去收集不同意見。當申請到食物牌照後,她就去找不同的機構、老人院和言語治療師合作,希望能夠進一步推廣自己的生意。
創業之初,Kit是租借別人的廚房來製作軟餐的,可是每次租用場地和材料成本加起上來,就十分高昂。因此一年前,她決定進一步投資,把自己的工廈物業正式改造成為廚房,並去申請飲食生產牌照。這次的投資金額不少,但Kit 卻很看得開,認為有些退休人士去一兩次歐洲旅行就能花掉同樣一筆錢,但現在是投資給自己喜歡事業,所以不會太計較這些金錢的付出。
Kit認為市場上的軟餐未能針對客人的個別需求。她認為對軟餐有需要的客戶,對於口味濃淡度或者軟硬度都不同,所以她設計了「四個質地,三個味道」的軟餐,適合不同的客戶的需要。比如,如果長者可以咀嚼的話,就不會建議他試最軟的糊狀,免得機能提早退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