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的背景跟Vincent很相像。」Fiona隨即反客為主,開始「訪問」起兩位學生兼好拍檔。「他以前是壞學生,但現在竟然讀PhD。」她指向坐在旁邊斯斯文文的Vincent,讓他開腔分享自己「TVB劇情」般的經歷,透露他為何今日如此投入社區心理健康的推廣及研究。
Vincent自言同樣年少不讀書,中學初期「精力旺盛」,曾因為爬上天橋頂玩耍後出意外,向後摔落重傷,一度陷入昏迷,「那時醫生對我媽說,你兒子捱不捱得過今晚,就得看他意志力了。好似電視橋段一樣。」這件事不但讓他成為新聞人物,亦造成他於受傷後的心理創傷,需要求助於臨床心理學家。
這不是他最後一次直面接觸精神問題,升上大專後他有一次參與「全港抑鬱指數調查」的義工服務,地點是在油塘屋村,他負責邀請附近居民做問卷,「我來到一個涼亭,跟一個姐姐談話,她沒多久拿出手機,展示一張照片,是一個藥盒。她想我查一查這是甚麼藥。」
原來,藥盒是那媽媽從兒子房中的垃圾桶偷偷撿回來的,「我一查,發現是一隻抗抑鬱的藥。」Vincent說,「姐姐那時猶如晴天霹靂,因為這個疑問埋藏在她心中已經年多,最後姐姐主動尋找當值社工幫手,得到適當的支援。」發生這件事後,他發誓要在心理學這方面發展,尤其希望在社區直接與人接觸,加強心理健康的推廣,增加大眾的"resilience"(心理彈性)。
他的目標正好跟Fiona的不謀而合,加上經歷相像,難怪兩人能成為互相調侃的「朋友」。Fiona博士畢業後短暫任職於教大,2017年加入中大,而Vincent在完成碩士後也加入了中大心理系攻讀博士學位。
「Eliz(現屆中大臨床心理學碩士生)就跟我們兩個好不同,她是尖子!讀經濟、商科出身,之後做Big 4(四大會計師事務所)、銀行,辭去高薪厚職走去讀Psy!」Fiona這樣介紹身邊安靜的Eliz。
Eliz的「挫敗」不在中學,而是大學畢業後。看似找到一份人人稱羨的厚職,但其實心底裏總覺得不太對勁。「畢業後開始尋找自己的方向,好羨慕那些有passion的人,我想做真心想做的事,畢竟人生有好長時間放在工作。」她憶起那段剛過去沒多久迷失的歲月。
雖然價值觀不吻合,她當時未有衝動立即「裸辭」,而是一邊上班,一邊做義工,並開始對心理學感興趣。在報讀過幾個短期心理學課程之後,她終於下定決心辭職讀心理學碩士(MA)。
不過,讀完MA,不代表可以直上臨床心理學(CP)碩士,取得CP專業資格,因為這門學科競爭激烈,港大和中大兩間大學每年總共只收38名學生。「全港都只有五百至六百個CP。」Fiona直接點出本港心理健康專業服務不足的窘境。
「入到CP的人好少,投資卻可能好高。但她(Eliz)想清楚後都決定試,證明她決心好大。」Fiona說。
「所以現在讀到CP,好感恩Fiona那時給了我好多鼓勵和支持。」Eliz以溫柔的聲線道出其感激之恩。Fiona在一旁裝出流鼻水「哆嗦」的聲響,瞬間將溫情變笑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