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美食與藝術出發跨越種族隔閡

由美食與藝術出發跨越種族隔閡

細閱只需 4 分鐘

最近與同事一齊光顧堅尼地城一間新開饃饃餃子 – 尼泊爾外賣小店,以異國風情美食解饞兼激活我們開會討論「非華語服務」的腦筋。回到單位開餐,在小店主打饃饃 (Momo,也就是尼泊爾的餃子)的 肉香味下,同事忽然拋出一句,指其實南方的雲吞、北方的水餃,到日本的餃子,尼泊爾、西藏、北丹一帶的饃饃,甚至是意大利雲吞ravioli,基本上都十分相似。即使不同文化、語言與歷史的地域,大家都不約而同想到以麵粉外皮包住混合餡料的做法,鎖住肉汁跟溫度外,煮法也可蒸、煎或湯食配搭,可見追求味道是人類共通點。

講到人類的共通點,我不期然也聯想到藝術創作及對創作品的欣賞與理解。不同國家與族裔一定會有他們一套藝術,也總離不開繪畫、音樂、舞蹈、以至話劇等表達藝術形式。

自從神在巴比倫懲罰世人,要大家有不同語言以後,要在社會講求多元種族交流與共融就變得困難。少數族裔在主流社會往往被忽視,也因著語言障礙而被誤解與排拒。推動種族共融,一直以來的官方進路是防止歧視和安排合理遷就,不過筆者認為最理想的做法,是致力營造「通用設計」(Universal design)環境,讓每個人都平等地自在地生活。

利用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表達藝術,或者就是一個新出路

筆者機構 社區藥物教育輔導會 一直關注誤用藥物 (drug misuse) 的情況,所以當我們知道友人Albert 的 Drug Icon CC 藥物圖標計劃的構思,真心由衷佩服。該計劃就是利用大家都明白的簡單共通圖像作用藥指示,令指示無需再被安排翻譯成不同語言下,即可令不同族裔及教育水平人士具備同等的用藥自理能力,並減低因個人用藥問題而打擊療程成效。病人用藥用得好,除了有助他們康復和控制病情,也減輕因病情反復要提早覆診所造成的額外醫療系統負擔。

事實上,吸毒也是藥物誤用問題之一,甚至帶來嚴重的個人和家庭傷害及高昂的社會成本。香港都市生活高壓是人人都面對的吸毒風險因素之一,但在港少數族裔,卻可能難以接觸社會服務。即使他們得到支援,要他們跟同族或華裔的其他人去披露自己的創傷、困難及過去,也往往難以啟齒,也有感難讓他人明白自己所思所想。

面對上述處境,表達藝術正好可被利用去發揮連結作用。我們在禁毒基金支持下推出「藝述共融II」計劃,去年就與其中一間社區戒毒復康機構合作,為少數族裔戒毒人士開設「表達藝術治療」小組,令組員透過不同的藝術創作,成為創作者,舒發埋藏內心的想法、感受及情緒,也在過程中內省,甚至和來自不同族裔的小組成員、治療師及展覽參加者互相啟發,藉此減低創作者復吸機會。

創作者的作品現可透過「藝述共融II-【影藝同行】網上展覽」觀賞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到以下連結欣賞,聆聽他們的心聲﹕

https://qrgo.page.link/dtkFN

如想進一進了解表達藝術治療,也歡迎大家按此了解我們的表達藝術治療師徐霆佳(餅Sir)的簡單介紹。

延伸閱讀

By 黃子瑋 (Keith)

對生活細節至社會現象好奇,喜歡提問,尤其關注房屋及醫療議題,令經常被問問題的太太視為「煩膠」。本身修讀政治與行政學出身,從事政策研究,也曾任職本地及國際組織傳訊,中間跑去讀社工。 Keith現為一間從事抗毒健康教育及預防吸毒服務的自資機構總幹事,由推動機構發展、與政府交流、了解抗毒戒毒以至健康教育新趨勢、撰寫計劃書取得營運撥款、到機構行政及人事管理,以至兩個服務單位維修也得參與,累積不少跌撞經驗,也正領略與董事會和同事們在「新常態」下合作打併創新天的心得。 工餘時除了擔任與與劏房相關的民間聯席團體義工外,Keith的興趣由飲食、動漫,到社福實踐研究(Practice Research)、社會影響評估(social impact assessment)及循證為本實務(evidence-based practice),近年也嘗試結合上述各主題,在自己臉書打字,或跟友好吹水,與同好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