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icci本身是建築設計師兼藝術家,過往主要做室內設計和戶外藝術裝置,對木材的運用並不陌生。颱風山竹後,他開立了網上回收樹木的資訊群組,成立木庫,原木愈收愈多,他再擴展工作室。去年6月到訪工作室,堆滿了樹枝、大樹片,多次見他夜半發帖「直播」開木實況,興致勃勃。他讚嘆於香港木的美,想做到更多,但漸漸工具器材已應付不來,又見香港樹木回收配套的貧乏,於是動念開立專門處理香港塌樹的工場。
塌樹重生,聽上去浪漫,做起來是舉步為艱,去年中他租下現時木庫佔地萬五呎的倉地,正式啟動木庫。白手興家是勇氣,他亦看到香港林木工業的發展潛力,然而要發展出一套商業模式,絕非易事風險亦大,但他還是決定頂硬上,是愛也是責任。「我等得,棵樹唔等得。」
啟業之初,木庫成功投得路政署塌樹回收項目,有了這筆前期收入,Ricci放膽投資逾二百萬購入器材:抓樹機、樹木切割機、專業烘木機、刨床等器材,但終究這只是起點。要營運一個木工場,絕不只是烘木開木,「揸鏟車、挖泥機、開鋸床、車床、安裝、燒焊……樣樣都要做。」人手有限,十個蓋冚一百個煲,每每是哪裡水滾哪裡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