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在離職之時 — 回看在基金會工作的日子

寫在離職之時 — 回看在基金會工作的日子

細閱只需 4 分鐘

即將離開任職五年的基金會,才留意到公司大堂的地板,和升降機的地板,原來一模一樣。

第一次踏進這升降機,是面試當日。我奇怪一旁的男人為何投來奇異的目光,又想,這𨋢好高級啊,播放古典音樂。其實,是自己「撳錯掣」,手機在大聲播音樂,太緊張了沒意識到。

往後的日子,這些成了日常,而共事過的人,許多成了良師、摯友、好姐妹 (男女皆是)。

我任職的基金,是做慈善的,不是「股票基金」那種。不過,其實各個基金會也做「投資」,投資的是「未來」,透過和社工、醫護、學者、社企人、傳媒人、社會設計師等合作,提供資助,營造更宜居、更共融的城市。

對於「慈善」,我曾經感到不屑,認為「治標不治本」,不過是既得利益者一邊自我感覺良好,一邊鞏固現行制度罷了。

後來,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家族基金,彷如劉姥姥進大觀園,發現原來「慈善」不只開 cheque、影相、見報咁簡單。鎂光燈以外,許多人只為「做好件事」,積極研習社會議題,思考應對良策,並促成各種跨界別合作。而家族基金,相比其他類型的資助 (例如企業或政府),某程度上可以更靈活、更大膽。

「改變制度」,是經常聽到的一個詞。世界問題太多,不可能無止境地幫手「補鑊」,填補社福、醫療、環境、資本主義等制度的缺失。因此,不論是影響政策,或者推動下而上的改變,各個基金會都想辦法,產生更深遠、更持久的影響。

「情理兼備」,是必須的。「情」,可以是惻隱之心,也可以是對不公義的不滿,往往是慈善的原動力。但有「情」而無「理」,一來容易浪費資源,二來,「通往地獄之路,皆由諸多善意鋪成」,一不小心,隨時「好心做壞事」。因此,理據、證據、數據,是「實證為本」的重要元素,當中包含對社會問題的分析,以及回應「如何影響社會?」和「最終有沒有影響社會?」等核心問題。有基金會甚至為項目進行嚴謹的隨機對照試驗 (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)。

在當下,談「問題喺個制度」、「改變社會」、「證據」、「講理」、「未來」,仿佛,變得有點奢侈。過去五年,有這片樂土,認識有心、有力、有才華的朋友,談論以上種種,實在幸運。

其實,我不知道基金會的工作,是令人更樂觀,還是更悲觀?一方面,看到根本性的「改變」是何等複雜、漫長和艱巨 (縱使各種募捐廣告總是肯定地說:Your donation WILL make a difference!),同時,又看到好多有心人,用好多不同的方法,努力不懈地嘗試。

未來一年,將赴英修讀社會人類學,希望在這紛亂的世代,有思考自身和社會的空間。明天,不一定更好,唯望再見之時,值得留下的東西,依然在吧。

P.S. 如果希望加入私人/家族基金會,或者 NGO、社企等,可以留意《好 報》的招聘訊息

道別禮物之中,包括這個小小的 Lego 人。祝願各位在未來充滿未知和挑戰的日子,可以和她一樣,個人力量雖微,依舊懷著好奇之心和「大無畏」的精神,繼續社會創新的工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