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施會這一批世界公民教育繪本出到第五本,我終於鼓起勇氣說一點關於這套書與我的事。
2016年的時候,我加入了樂施會的教育組,那時候同事已經完成了繪本《如果世界是100人學校》的後期工作,我記得只參與了其書腰設計的討論。我曾經經營書店,從封面及書腰的裝幀,到封底的上架建議,或許我會有一點想法。之後我一直參與這本繪本的推廣工作,再繼而把繪本內容轉化成為一個親子戲劇演出工作坊,嘗試如何以繪本及戲劇推動世界公民教育及扶貧議題。
拿了這個經驗之後,教育組爭取到一個資助,就是現在看到的這一系列「世界小小公民」教育繪本,加上桌遊、工作坊及講座等。整個計劃有額外員工專職策劃,在參與項目員工面試過程之後,我繼續以親子活動的幹事身份參與策劃的討論。我記得在六本繪本題材定案的初期,最大的困難是,如何以機構不同工作範疇、世界公民教育趨勢及本地貧窮情況之中,選取六個最有發揮空間的繪本議題框架。經過多輪提議及組合,最早三本繪本方向,就變成後來的出版:談糧食公義的詩意《風吹過,粟米田》、談氣候災禍的魔幻派《妖怪吃掉我的家》,與及有關劏房家庭處境的《神奇小盒子》。尤其在策劃初期,我比較多參與整體題材及內容的討論,所以也在首兩本的繪本中,成為責任編輯之其中一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