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下午,你從送貨司機手中取得本周菜包。你跟「港嘢」訂菜已有一段日子,最初看中它的貨品全是本地生產,果真沒有教人失望。剛好轉季,蔬果種類跟上兩星期稍有不同,不時不食就是這個意思。
你還收到一個短訊,列明各種蔬果的產地:錦田康苗農場的白菜、雷公田有機耀的六十天菜心、生活館的沙葛、八鄉吳銀有機農場的蕃薯等,個個有名有姓。除了蔬果,你也可以加單選購本地農產加工品和其他環保生活用品。想要更多資料,跟成員聯絡就可以,他們總會詳細解釋。
司機還未走。對,要把盛菜的袋還給他,回收再用。
說港嘢是本地生產的支援聯盟,因為他們一直在努力拉近田野與城市、本地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距離,讓本地生產切切實實成為生活一部分。
「食」是騙不了人的切身感受
這次訂菜經驗,源於「田嘢共購計劃」。近年港嘢較多以「田嘢」的名義推廣本地生產。「田嘢有點像港嘢的延伸,港嘢辦的多是游擊活動。後來我們開始思考,如何不離初衷,同時將這些年來累積的網絡,轉化成一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呢?」主力搞手浩盈說。
港嘢那些游擊活動,包括到會服務,還有直至2018年中仍有舉辦的pop-up飯聚,最頻密試過每月一回,維持了一整年。「把食物吃下肚後的感覺是最真實的。」飯聚採用的食材,全部土生土長。勞苦功高的農夫也在現場,當你把飯菜放進口,他們就告訴你關於那粒米、那棵菜的故事。吃倒是幌子,他們努力實現的,是復興本地生產,對抗霸權。像港嘢背後的其中一位重要舵手龐一鳴,在2010年已發起過「唔幫襯地產商」運動,從生活細節着手,知行合一地向社會上有形無形的不公義說不。
「有很多人仍然會問:甚麼,香港有自己種的米?」都是消費主義惹的禍,我們需要甚麼,就往超級市場裏找,東西在手,也甚少思考來源。「慢慢地,眼光就困在超市,社區裏的網絡被忽略。習慣倚賴消費,怎會知道清潔劑都可以自己弄,不一定要買?」
港嘢是早期的累積學習計劃隊伍。礙於不是非牟利機構,要申請市面上其他基金,頗為困難。回想起來,浩盈笑說當時她們相當進取。「那時候港嘢已成立了一兩年,仍是以辦一次性的活動為主,於是我們構思了一個工作坊系列,很多節數都要外出探訪,涵蓋一、二、三級生產,例如參觀八鄉的田、生態農社、醬油廠、鎅木廠、農墟等,我們自己都要跟去,累死人,但這也是我們喜歡做的事。」
說到這裏,浩盈便跟另一位成員Nicole討論那些參加者的現況。這個他現在自己弄手工糕點,那個他好像真的成為了農夫,一個她仍是活躍的參加者,另一個她去了生活書院工作……「做一次性的活動,有時候你也不肯定參加者有沒有得着。那次跟大家經歷了一個完整過程,很幸運,好像真的有一點點效果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