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長假激發大改變 史丹福教授創Impossible Foods救地球

放長假激發大改變 史丹福教授創Impossible Foods救地球

細閱只需 5 分鐘

創辦人 Patrick O. Brown (圖:Impossible Foods)

在氣候環境不斷惡化、非洲豬瘟爆發背景下,近期多個植物肉(Plant-based meat)品牌紛紛搶攻國際市場,大放異彩。除了2019年在美國上市股價暴漲的Beyond Meat, 另一主要競爭對手包括估值達20億美元(5月)、獲李嘉誠、Bill Gates等注資的美國品牌Impossible Foods。

 

 

長期茹素長跑好手

Impossible Food在2011年成立,創辦人是美國史丹福生物化學系榮休教授、65歲的布朗(Patrick O. Brown)。他曾經是兒科醫生,但受訓完成後感到科研有更大影響力,於是毅然轉投學術界,並憑在遺傳學和微生物學方面的研究而享負盛名

教了廿多年書和做研究之後,他在2009年進行18個月的「退修假期」(Sabbatical),思考人生下半場去向,最後決定「一去不返」,轉換跑道,聚焦解決最迫切的全球議題—環境污染。

茹素50多年的布朗從過去的研究發現,人類面對最重大的危機莫過於環境受破壞。最大「幕後黑手」之一,正是肉類及奶製品業。除了產生高達全球15%溫室氣體排放,畜牧業還耗用地球一半的土地及25%的淡水,「沒有甚麼能比得上畜牧業,帶來更大的災難性環境破壞。」他4月指出。

他相信只有減少食用肉類及奶類製品,甚至完全停食,地球才能有救。但他知道,單憑教育或勸喻,不會太有效用。他認為,如果能夠生產「食肉獸」都愛不惜口,味道、口感,甚至跟真牛肉一樣會「流血」的植物肉,他相信許多人願意放棄動物肉製品,改捧這種新產品。

Impossible Food 標榜跟真牛肉一樣會「流血」,滿足食肉獸味蕾。公司在2020年初推出「豬肉」Impossible Pork和Sausage ,希望有助打開亞洲市場。(圖:Impossible Foods)

5年研發「流血」植物肉

在追求速度的商業世界,Impossible反其道而行,崇尚慢工出細貨。它足足花了5年研發,2016年才推出首個Impossible Burger。其產品突出之處在於其一種自家製植物「血紅素」(heme),這是一種見於植物和動物的蛋白質分子,是促成肉香、味道及口感的關鍵成分。

這款主要成分為大豆、馬鈴薯蛋白、加入植物血紅素、標榜「會流血」的「不可能」漢堡2016年在美國率先獲多間名牌食店採用,市場份額逐漸擴大。2018年擴展至香港及澳門市場;2019年4月更跟Burger King合作,搶攻快餐市場。

至於下一個海外陣地,Impossible劍指中國內地。布朗9月到雲南出席一個環保活動時表示,「中國是我們未來擴張的最優先考慮事項。」他直言,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肉類消費市場,「過去10年的全球肉類消費增長,大概有一半都來自中國。」

Impossible Foods 2018年引進首個海外市場 – 香港。圖中這款Impossible Bao,是香港星級大廚周思薇(May Chow)的作品。(圖:Impossible Foods)

等中國審批落戶

上述「宣言」正值中國鬧豬荒、上海Costco開張,市民迫爆搶豬肉的時期。布朗形容中國將是Impossible Foods實現其使命、取得最大影響力的地方。他誓言要在2035年之前,完全取代動物食品。現時公司正等待中國監管部門批出許可,下一步或在亞洲設廠。

除了Impossible Foods,布朗在2001年亦跟另一名學者創辦非牟利的公共科學圖書館(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/ PLOS),將「共享」概念帶入學術論文出版業。這網站提供數十萬份生物學及醫學論文,免費開放給研究人員瀏覽及使用,希望打破商業機構壟斷學術出版的生態。可見布朗是一名徹頭徹尾的行動派。

此文轉載自 中大社創 SoCUBE
文:Kary Wong@ORKTS

By 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

中大社創志 Cubic Zine由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(ORKTS)所策劃,致力推動「學人搞社創」。我們推動教授及學生團隊走入社區,將跨學科研究成果,轉化為社創行動,創造最大社會效益。自2019年,我們以電郵定期發布 Cubic Zine,推介來自學術界的人物專訪、社創故事、國際社創案例、相關新趨勢和活動。歡迎免費訂閱,定期「開卷有益」,以及參與我們的活動。